20世纪20年代,日本为实施侵华计划,向中国派遣了大量人员。这支队伍中既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,也有普通的日本平民。他们在华期间,用相机记录下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、传统建筑、百姓生活以及丰富的物产资源。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被精心整理成册传回日本,成为日本民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,同时也为日后的侵略行动埋下伏笔。如今重新审视这些老照片,熟悉的画面让人倍感亲切,但想到拍摄者曾经的侵略者身份,内心又不禁泛起复杂的情绪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影像。 第一张照片呈现的是北京天坛的圜丘坛。这座始建于1530年(明嘉靖九年)的古老建筑,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神圣场所。照片中的圜丘坛坐北朝南,四周环绕着朱红色的宫墙,墙顶覆盖着翠绿的琉璃瓦,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子墙。历经近500年风雨的洗礼,当时的圜丘坛因缺乏维护而显得格外荒凉长富资本,杂草丛生的地面和斑驳的墙面,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。
展开剩余37%发布于:天津市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